M圈在实际装配中的应用
在第一篇文章中我们阐述了M圈的含义,以及被测要素带M圈和不带M圈的区别。被测要素带M圈时,其实质就是放宽被测要素公差带。第二篇文章中我们解析了基准带M圈,基准带M圈的实质是基准的公差带可以得到一个位置补偿,换句话说就是零件可以在检具上来回浮动。
本文通过一个具体实例来说明如何解决图纸带M圈的多个零件装配问题。该实例中的公差,同时包含了基准和测量要素带M圈的情况。其具体的装配过程如图1所示,(1)蓝色上壳体的两个定位销与紫色下壳体的两个定位孔装配;(2)蓝色上壳体装配孔与紫色下壳体装配孔通过螺栓连接。我们关注的是在当前公差要求下上下壳体在定位销与定位孔配合后,各个螺栓是否能顺利通过,其装配成功率是多少。对于这种多轴穿多孔问题,常规的尺寸链方法是无法解决的,我们需要借助专业的公差分析软件—DTAS ,利用蒙特卡洛法对其进行仿真分析。
图1
DTAS多轴穿多孔分析思路
DTAS模拟上下壳体多孔装配的思路如下,其关键是根据公差如何模拟制造零件及如何模拟孔销浮动。
1、根据图纸公差要求,构造基准模拟体来虚拟制造一定数目的上壳体;
2、根据图纸公差要求,构造基准模拟体来虚拟制造一定数目的下壳体;
3、利用DTAS Floating算法模拟上下壳体之间的浮动,并计算上下壳体各螺栓的通过率及总的通过率。
上壳体模拟制造
图2
动图2中,上下两个大圆代表上壳的两个定位销,大圆中蓝圈代表公差框中的公差值,大圆中红圈代表补偿后的公差值。由于定位销带M圈,红圈中心可在某些方向上获得一个位置补偿,大圆的圆心始终在红圈内浮动,上下两个大圈公差带中心距始终保持为160mm。大圆两边的四个小圆为四个安装孔,小圆中的蓝圈代表公差框中的公差值,小圆中红圈代表补偿后的公差值。四个小圈中的红圈,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中心距始终保持为100mm和110mm。四个小圆中红圈中心位置随两个大圆红圈中心位置变动而来回浮动。
下壳体模拟制造
图3
动图3中,上下两个大圆代表上壳体的两个定位孔,大圆中蓝圈代表公差框中的公差值,大圆中红圈代表补偿后的公差值,由于定位孔带M圈,红圈中心可在某些方向上获得一个位置补偿,大圆的圆心始终在红圈内浮动,上下两个大圈公差带中心距始终保为160mm。大圆两边的四个小圆为四个安装孔,小圆中的蓝圈代表公差框中的公差值,小圆中红圈代表补偿后的公差值。四个小圈中的红圈,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中心距始终保持为100mm和110mm。四个小圆中红圈中心位置随两个大圆红圈中心位置变动而来回浮动。
上壳体、下壳体装配模拟
图4
动图4中,上下两个红圈分别代表下壳体的两个定位孔,两个蓝圈分别代表上壳体两个定位销。左右四个红圈分别代表上壳体的四个螺栓装配孔,四个蓝圈分别代表下壳体的四个螺栓装配孔。可以看出由于上壳体销在下壳体孔中有浮动,从而影响周边螺栓孔的对中,并最终影响到螺栓的通过率。DTAS仿真计算结果如图5所示,上下壳体在当前公差下,装配成功的概率为56。82%。
总结
第一篇文章中,我们阐述了什么是最大实体及被测要素带M圈与不带M圈区别。不带M圈时,其公差带大小、位置是恒定的。带M圈时其公差带大小随着被测要素的尺寸变化而变化,当尺寸偏离其最大实体尺寸时,可以对其几何公差带的大小进行一定的补偿。
第二篇文章中,我们解释了被测要素带M圈与基准带M圈差异性,被测要素带M圈意味着其公差带的值可以得到一个补偿;基准带M圈其实质是基准的公差带可以得到一个位置补偿,换句话说就是零件可以在检具中浮动。
本文我们在上两篇文章的基础上用一个实际装配案例来说明M圈在实际公差分析中的应用,该应用过程需要借助专业公差分析软件——DTAS来完成。
非常感谢使用本公司产品!通过本页面进行用户注册后,即可享有会员权益,请输入真实的必填项信息
进行注册。本网站会员分为两种类别,普通会员与用户会员。
---普通会员:
如您对本公司产品感兴趣,但截止到您注册时,还未曾与本公司达成任何产品或服务的购买协议,您可
以通过网站自动注册与反馈成为网站普通会员,获得普通会员的相应支持。
---用户会员:
如您所在单位已是公司正式用户,请您在注册时予以声明,工作人员将在审核后,将尽快完成您的注册,并享受VIP级专业服务。